上城区

名称

上城区

拼音

Shàngchéng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浙江省

所在城市

杭州市

所在区县

上城区

名称含义

“上城”之名始于南宋。时南宋皇城居南,杭州习称南上北下,故以南部为上城,以北部为下城。

名称起源

1949年5月,始置上城区。

名称历史

据传在汉代筑堤挡海潮,堤西成湖,堤东泥沙淤积,遂成陆地。隋开皇九年(589),置杭州。十一年(591),移州治于柳浦西凤凰山麓,依凤凰山筑城。后梁龙德三年(923),封钱镠为吴越国王,建都杭州,钱镠两次扩展罗城范围,今上城区境域皆是都城中心。自北宋至清末,分属钱塘县和仁和县。民国初属杭县。1927年,始建杭州市,属杭州市城区。1930年,始为市辖区,称为城区。1934年,属杭州市第一区、第二区。1949年5月,第一区更名为上城区,第二区更名为中城区;8月,改为区公所。1950年,撤销区公所。1952年,恢复上城区建制。1960年4月,改称为上城人民公社。1962年5月,重新改为上城区。1964年1月,将下城区横河街道划归上城区。1969年1月,将南山街道划归上城区。1997年1月,将江干区望江、南星、紫阳、闸口4个街道和四季青镇的近江村、望江村、玉皇村3个村划入。2021年3月,因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设立新的杭州市上城区,以原上城区、江干区的行政区域(不含下沙街道、白杨街道)为新的上城区行政区域。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