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可可以力更镇
拼音
Huh Erge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内蒙古自治区
所在城市
呼和浩特市
所在区县
武川县
名称含义
“可可以力更”系蒙古语,是“呼和额日格”的谐音,意为“青色的山崖”。
名称起源
清乾隆年间,此地因水草丰盛,南邻大青山崖,蒙古族在此放牧,起名可可以力更。至乾隆中期,山西商人来此开设店铺逐渐形成商业集镇后,仍沿用原名可可以力更镇。
名称历史
是呼和浩特通往乌兰察布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及蒙古国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地。明代中期至清乾隆年间属土默特旗蒙古牧场地,其时有汉族移民迁此垦种、经商,渐成自然镇,取名可可以力更。清代隶归化城厅;民国元年(1912年)隶归绥县;民国四年(1915年)划归武川县,武川县府由归化城迁到可可以力更镇,自此成为县治;1937年秋,日本侵略占领武川县城。11月14日成立武川县伪政权,县公署设于可镇。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武川县府仍设可镇,实行区乡保甲制。1950月2月6日成立武川县人民政府。1955年5月,各区废除序号,称为可镇区公所。1956年,调整基层行政区划,称为可镇人民委员会。1957年,撤区并乡,全县划为22个乡,可镇人民委员会由县人民委员会领导。1958年9月,取消乡的建制。改称城关人民公社。1968年改为镇革命委员会。1971年称城关人民公社委员会。1981年改镇。2001年4月,安字号乡并入可镇。辖新东街、新西街、东官井、西官井、青山、金三角、兴盛、文化、迎宾、滨河10个社区,大水圪洞、天力木图、乌兰忽洞、大兴昌、三圣太、福如东、定相营、巨字号8个行政村。
热门文章
遮浪街道
荒佃庄镇
板利乡
口岸街道
石园镇
吕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