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大城县
拼音
Dàiché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北省
所在城市
廊坊市
所在区县
大城县
名称含义
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改平舒为大城,取威烈之义,以彰武功,显示城防坚固。
名称起源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平舒县更名大城县。
名称历史
春秋筑城邑,名徐州(亦名舒州)属齐国。战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属燕国,更名平舒。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燕赵两国互换边城,平舒属赵国。秦属巨鹿郡武垣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东平舒县属幽州勃海郡。东汉永元二年(90),东平舒改属河间国。建安十一年(206),改为冀州章武郡,辖东平舒、文安、章武、束州四县,郡、县同治。三国魏,仍为郡、县,属冀州。西晋武帝泰始元年郡改为国,国、县同治,仍属冀州。后赵改国复郡,郡、县同治。北魏登国二年(387),县名去东字,更隶瀛州章武郡。隋开皇三年(583),废章武郡,平舒县直隶瀛州,西章武县划归平舒县。十六年(596),置景州,平舒划为景州。大业末年曾析平舒、文安县连壤地置丰利县(今文安县)。唐武德元年(618),平舒属瀛州。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平舒因属瀛州沦入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世宗柴荣收复瀛州,平舒更名大城,隶属霸州。北宋,属河北东路霸州。金天会五年(1127),属河北东路益津郡。元属中书省霸州。明洪武二年(1369),属北平府霸州。清永乐元年(1403),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仍属之。1914年,改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6年,划属河北省第六督察区。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三专区。1949年8月,属河北省天津专区;同年9月,任河县撤销,其107个村划归大城县。1958年10月25日,大城子牙河以西村庄与任丘、文安三县合并,称任丘县;以东村庄划归静海县。1962年,复置大城县,仍隶属天津专区。1967年,属天津地区。1973年,天津地区更名廊坊地区,大城县仍属之。1988年,廊坊地区改为廊坊市,大城县仍属之。
热门文章
郑旺镇
安石镇
涛城镇
蒲北街道
渌井镇
苏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