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

名称

吴中区

拼音

Wúzhōng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江苏省

所在城市

苏州市

所在区县

吴中区

名称含义

因是吴文化发祥地、吴地中心区域而得名。

名称起源

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市,分建为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名称历史

商末属勾吴古国。春秋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国。秦代置吴县。汉代设吴郡。三国时期属孙权吴国。晋、南朝、梁朝分属吴郡、南徐州、吴州。隋唐时期先后称吴郡、吴州、苏州,又分设吴县、长洲两县。宋代属江南道。元明时期(吴县、长洲两县属苏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设吴县、长洲、元和至清未。1912年,苏州改称吴县。1949年,析吴县县城、城郊置苏州市,市县同城分治,县属苏州专区。1951年,撤销太湖办事处(县级)并入吴县。1953年,析横泾区、东山、西山及原太湖区置震泽县。1959年,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1970年,属苏州地区。1983年,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89年,吴县政府由苏州东大街迁驻长桥镇。1995年,吴县撤县建市。2000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市,分建为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吴中区

吴中区

吴中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