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邹城市
拼音
Zōuchéng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济宁市
所在区县
邹城市
名称含义
春秋时期的邾国之邾,本作鼄,源于邾人对蜘蛛的图腾崇拜。邹则来源于邾人语言邾娄。慢读分音为邾、为娄,急读和音则为邾、为邹,邹、邾为同音之转。书邾书邹,通用无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驺县”成为当时全国七十二县之一,当时写作“驺”、“邹”形异通用。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历宋、金、元、明、清、直至民国,邹县建制在这块土地上一直未变。
名称起源
1992年10月,撤销邹县,设立县级邹城市。
名称历史
西周初期,国号邾,附庸于鲁国,春秋之初为子爵。秦设驺县(一说汉置县),隶属薛郡。西汉高后元年(前187),改属豫州鲁国。新莽时期一度废驺县设驺亭,后不久恢复。隋大业二年(606),驺县属徐州鲁郡。唐初改驺为邹(一说晋时为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乾元二年(759),改兖州为泰宁军。北宋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六年(1083),曾将邹县设置为镇,属仙源县(今曲阜市),元丰七年(1084),复设邹县。金代属山东西路滕州。元代邹县属山东行中书省益都路滕州。至正十四年(1354),属济宁路兖州。明初属济宁府兖州。洪武十八年(1385),升兖州为府。清末设山东省兖沂曹济道兖州府,邹县属兖州府。1912年2月,属岱南道。1914年6月,属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7年,废道后直属山东省。1948年8月,属鲁中南行署第四专署。1949年8月,始属尼山专署。1950年5月,始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隶属济宁专区(后改地区)。1983年10月,撤济宁地区设济宁市,邹县属其所辖。济宁市所辖县。1992年10月,撤销邹县,设立县级邹城市,为山东省直辖、济宁市代管。
热门文章
凤屯镇
中溪镇
青光镇
临沧市
李曹镇
渤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