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

名称

雄县

拼音

Xió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河北省

所在城市

保定市

所在区县

雄县

名称含义

五代周世宗为加固边防,诏令在瓦桥关设置雄州,益津关设置霸州,雄霸二字取“威烈”之意,以震慑辽邦。雄之名始于此。

名称起源

明洪武七年(1374),降雄州为雄县。县以州名。

名称历史

战国为燕易邑地。秦置易县,治今容城县古贤村,属广阳郡。三国属魏,更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名易县,治今县北,属高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省入鄚县。唐武德五年(622),析置归义县,治今容城县东。贞观元年(627),撤销归义县。贞观八年(634),复置归义县,属幽州,后属涿州。五代周世显德六年(959),析南境置归义县,于瓦桥关取威烈之意置雄州,治今雄县城,领归义县。时南北二归义县并存,且为宋、辽分界。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归义县(南)更名归信县。宣和七年(1125),归信、归义二县均入金境,后省归义县。元归信县属保定路雄州。明洪武二年(1369),省归信县入雄州。七年(1374),降雄州为雄县,县以州名,属保定府。清属直隶保定府。1913年,属范阳道。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11月,侵华日军入境县城沦陷后分属安新、新城、霸县3县,属晋察冀边区。1940年5月,复置雄县,属北岳区冀北办事处。1941年9月开始,先后属第一、二、四联合县。1945年8月,联合县恢复单县制,属冀中十专区。1949年,属保定专区。1958年10月,并入涿县。1961年4月,复置。1968年,属保定地区。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属保定市。2017年4月,属雄安新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