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流亭街道
拼音
Liútíng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青岛市
所在区县
城阳区
名称含义
“流亭”之名来自辖区内流亭村。有关村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立村时河岸有建于唐朝的北斋庵,庵前有亭,亭下有流水而得名;一说村落形成于汉朝,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 “大率 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亭”为秦汉时乡以下行政机构,初时地无确名,遂以 行政机构名称冠以亭长姓氏为地名,是时亭长姓刘,故称“刘亭”,后演化为“流亭”。清乾隆版、 同治版《即墨县志》分别标注为“刘亭”“流亭”,可见二者在很长时间里曾混杂使用。因辖区内流 亭村得名流亭街道。
名称起源
2001年设立街道时,根据街道驻地的村庄名称命名。
名称历史
辖域古有“即墨南乡”之称。夏、商、西周为莱夷地,属青州。春秋时为介、夷、莱诸侯国属地。战 国时属齐国即墨邑管辖。秦、汉、三国、西晋时分别属胶东郡、琅琊郡、东莱郡、长广郡不其县。556年废除不其县,划属光州长广郡长广县。596年属东莱郡莱州即墨县。此后至20世纪60年代辖域 大部分地区一直由即墨县管辖。1898年清廷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辖域白沙河以南仙家寨 等7个村庄(下称“白沙河以南”)划入胶澳租借地,属李村区管辖; 白沙河以北仍属即墨县管辖。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胶澳主权后, 白沙河以南先后属国民政府胶澳商埠、青岛特别市、青岛市李村 区。1935年属青岛市夏庄区(乡区)。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属“青岛特别市崂山办事处”管辖。1945年抗战结束后恢复战前建制。在此期间, 白沙河以北各村一直属即墨县管辖。1949年10月 改属南海专署崂山办事处管辖。1950年属胶州专署崂山办事处一区管辖。1951年成立青岛市崂山办 事处流亭区。“流亭”作为行政地名正式使用。同年即墨县城阳区所辖南城阳、东果园、西果园、庙 头、苇簅、北后楼、于家、罗家等8个村划属流亭区。1953年属青岛市崂山郊区。1956年撤区并乡,划分为流亭乡、双埠乡、女姑乡。1958年流亭、双埠、女姑、枣园、楼山等5个乡成立人民公社,后改称仙家寨人民公社。1961年改属崂山县。1967年改称崂山县红寨人民公社。1981年复称崂 山县仙家寨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改镇,改称流亭镇。1988年属崂山区。1994年改属新设立的青岛 市城阳区。2001年撤镇设街道,改现称。
热门文章
王泗镇
西湖区
巴迪乡
大岚镇
铜山乡
四十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