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乌恰县

拼音

Ulugqat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所在城市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所在区县

乌恰县

名称含义

乌恰,柯尔克孜语,乌鲁克恰提的简称,意为大山谷分岔口。克孜勒苏河谷在该地分岔为三道沟,故名。

名称起源

1938年,乌鲁克恰提设治局升为乌恰县。以“乌鲁克恰提”简称得名。

名称历史

汉初为捐毒地,汉末并入疏勒。唐代属疏勒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清代属喀什噶尔道疏附县。1913年,由疏附县析置设乌鲁克恰提分县。1929年,成立乌鲁克恰提设治局。1938年5月,乌鲁克恰提设治局升为乌恰县,属喀什行政区,县城由乌鲁克恰提搬迁到黑孜苇。1950年,属喀什专区。1954年,划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85月8月23日,发生7.4级强烈地震,县城被毁。后在距老县城东边6公里处的博鲁什戈壁滩新建一座新县城。1989年10月17日,县人民政府迁入现址。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