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

名称

连城县

拼音

Liánché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福建省

所在城市

龙岩市

所在区县

连城县

名称含义

据乾隆《连城县志·山川志》载:“因县东有莲峰山,盘亘数十里,婷婷秀峙,远望如莲花然,故县志取名莲城。”元至正六年(1346),邑人罗天麟、陈积万起义反元后,因忌讳草头,元政府改“莲”为“连”,遂成连城。

名称起源

绍兴三年(1133),改莲城堡置莲城县。元至正六年(1346),邑人罗天麟、陈积万起义反元后,因忌讳草头,改“莲”为“连”,遂成连城。

名称历史

周朝为七闽地。春秋属闽越地。秦属闽中郡。汉元封时属会稽郡。三国属吴建安郡,晋太康三年(282),置新罗县。唐开元末,置长汀县,皆其所属。宋元符(1098—1100),设莲城堡属长汀县,绍兴三年(1133),改堡置县属汀州。元至正六年(1346),邑人罗天麟、陈积万起义反元后,因忌讳草头,改“莲”为“连”,遂成连城。元至正十八年(1358)直至明洪武元年(1368),为陈友谅所据,此后至清末均属长汀府。1913年,废府级建制,省下设道,属西路道(后改汀漳道)。1928年,废道隶属福建省。1930年,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辖,曾置新泉县、汀连县、岩连宁县,为纪念李明光烈士一度改称明光县。1933年11月,成立连城县人民政府。1934年,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35年10月,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连城归第八行政督察区管辖。1950年3月,属龙岩专区。1951年2月,长汀县罗坊乡划归连城县;4月,长汀县四堡乡划归连城县。1955年12月,长汀县宣和区、上杭县长坑村划归连城县。1957年12月,长汀县池岗村、上杭县沙里村划归连城县。1958年8月,建立人民公社制。1959年5月,清流县塘前公社划归连城县。1960年7月,龙岩万安的陈家村,白沙的芹菜洋、马池塘、杨公祠划归连城县,1961年6月,上杭县南阳东南大队之林国山、上罗地、高屋坑、热水坑、温坊等生产大队划归连城县。1970年5月,改地区为市,先后属龙岩专区、龙岩地区、龙岩市。1984年,乡镇建制后,辖17个乡镇,几经调整后,现辖248个村居委会,县驻地莲峰镇,至今沿用。

连城县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