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曹家渡街道

拼音

Cáojiādù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上海市

所在区县

静安区

名称含义

“曹家渡”系该乡级行政区内区片名称,因此地原是一片荒地,明隆庆、万历年间有安徽曹姓大族迁此定居,渐成居民地,称曹家宅,后有曹氏在苏州河南岸设置渡口,称曹家渡。

名称起源

以区片名得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

名称历史

明永乐年间时安徽曹氏家族在今长宁区曹家弄北、江苏北路东、万航渡路西形成曹家村落。隆庆、万历年间,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南北两岸三官堂桥与长生庵间(今长宁区曹杨路桥附近)建渡亭,设义渡,称曹家渡。至19世纪初,渡口多滩地,村落稀少。清光绪年间,在曹家宅、卢薛宅以北(今万航渡路中段、华阳路北至曹杨路桥之间)区域形成曹家渡市。上海开埠后,于清道光年间被公共租界工部局接管,曹家渡市面日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民族资本家在境内陆续设厂,是上海中小型工厂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1930年以后沿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建起山乐村、梅村等新式里弄房屋和中行别业公寓。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大批难民涌入,纷纷搭建棚户栖身,境内姚桥浜、小莘庄是当时沪西较大的棚户区。1957年成立余姚路街道,1964年成立万航渡路街道。1994年10月万航渡路街道和余姚路街道撤二建一成立曹家渡街道。名称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