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早胜镇
拼音
Zǎoshèng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甘肃省
所在城市
庆阳市
所在区县
宁县
名称含义
早胜镇,前名早社。据《史·志》记载;隋代以后,这里称枣社,因九龙川、马莲盛产大枣。每年秋季枣熟后,老百姓都在这里来买枣,当时以社分制,故起名枣社,后演变为早社,明清时以里分制,故称早社里。
名称起源
早胜镇地处泥阳古道,古名枣社,以泾、马二川盛产之大枣集市其地而得名。隋大业十年初,建枣社驿于定平(今政平),旋移于此。清同治七年(1868),左宗棠遣提督雷正绾设粮台于早社,以其名谐“早折”之意为不吉利,改为早胜。
名称历史
北宋前期,属宁州定安县枣社镇。明代属宁州南乡来远里、吕村里、丁良里、武昌里。清康熙十七年(1678),属宁州南乡来村里、丁昌里。民国18年(1927),属宁县南社镇。民国二十五年(1933),为宁县早胜镇。民国25(1936),改为宁县第二区,辖早胜镇、院子乡。民国29年(1940),实行乡镇保甲制,设早胜联保和院子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成立早胜区;1952年,改为宁县九区。辖武昌、丁良李家、早胜、寺底、清华、遇村、院子7乡;1955年9月撤区并乡,中村区并入早胜区,早胜区辖早胜、秦村、中村、新城4乡,院子乡成为直属乡;1958年9月,成立早胜人民公社,辖早胜、良平、米桥、中村、政平5个管理区;1962年5月,设立早胜区工委,成立院子人民公社,早胜区工委辖米桥、高仓、惠堡、平子、良平、院子、早胜、中村、秦村、政平10个公社;1965年3月,院子公社并入早胜公社;1983年12月政社分设时,更名为早胜乡;1985年2月撤乡建镇,为早胜镇。
热门文章
五里牌街道
榔桥镇
龙口市
双录乡
三家店街道
张台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