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潜江市
拼音
Qiánjiāng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区县
潜江市
名称含义
潜江因水得名。因境内有汉江支流芦洑河连通长江,取《尔雅·释水》“汉出为潜”之意,故云潜江。
名称起源
北宋乾德三年(965),升白洑巡为潜江县,属荆湖北路江陵府。1988年5月,潜江撤县建市。
名称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潜江属诸侯国中的楚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白起率秦军攻占楚郢都(今江陵西北),设郡建县,这里成为秦南郡竟陵县辖地。汉朝,设华容县,这里分属竟陵、华容县,直到南北朝。南朝梁省竟陵,废华容。西魏废帝三年(554),萧察被西魏立为梁帝(史称后梁或西梁),据有江陵周围地域。从此,这里属于江陵县,历隋、唐而至五代。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置征科巡院于白洑,五代高季兴据有荆南地,在白洑设安远镇。宋乾德三年(965),升白洑巡院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命名潜江。县治设在安远镇(今王场镇西),隶属于荆湖北路江陵府。元至元三十年(1293),县治迁至斗堤,即今园林街道城区。明初,潜江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嘉靖十年(1531),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潜江改属之。清顺治三年(1646),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后分湖广为湖北省、湖南省。潜江属湖北省安陆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改府为县,以道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潜江属鄂北道(后改称襄阳道)。1925年,废道,本县直辖于省。1932年,在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潜江属第七区。1936年,改属第四区直到1947年。1943年春,撤离潜江,设办事处于公安县境,日军投降后还治。1943年春至1945年秋,为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襄河、襄南两行政公署及所辖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襄河行政公署驻浩子口一带,襄南行政公署驻熊口孙家桥。荆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莫家岭,天潜沔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驻陶和岭,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夏家场。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县为解放区。1949年7月,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8月,潜江县人民政府移驻城关(今园林街道)。1988年5月,潜江撤县建市,仍隶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0月,由荆州地区行政公署辖治改为省直管市。
热门文章
孤山子镇
砣矶镇
洞靖镇
辽宁省
独石口镇
红星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