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三都水族自治县

拼音

Sāndū Shuǐzú Zìzhì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

名称含义

因三合县、都江县合并,以两县名取一字得名,是水族人民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简称三都自治县或三都县。

名称起源

1941年,并三合、都江二县为一县。取二县首字命名为三都县。

名称历史

唐武德三年(620),于今县东南置婆览县,属应州。贞观三年(629),置都尚县,治上江,为应州治。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定云府,治今烂土;又置合江州、陈蒙州属之。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合江陈蒙烂土长官司,隶都云定云安抚司。二十三年后,改隶都匀卫及独山州。弘治七年(1494),于唐都尚县故地设来牛寨,属都匀府。清雍正八年(1730),于来牛寨置都江厅(今都江镇)。十年,于三脚设独山州同。乾隆八年(1743),改为三脚屯理苗州。1913年,废都江厅置都江县,改三脚屯理苗州置三合县,属黔中道。1935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3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1年,三合、都江2县合并,各取一字名三都县。1949年,属独山专区。1952年,属都匀专区。1956年,撤县置三都水族自治县,划荔波、独山、榕江、都匀4县的2个区、7乡地入辖,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