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区

名称

京口区

拼音

Jīngkǒu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江苏省

所在城市

镇江市

所在区县

京口区

名称含义

古时把山上高平之地称为京,居高临江,以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故名京口。

名称起源

1984年,以镇江古称改城区为京口区。

名称历史

汉初属荆王刘贾的封地。汉高祖十二年(前195),改为吴王刘濞的封地。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徙吴郡治于此。吴郡徙治秣陵(今南京) 后,置“京口镇”。东晋建武元年(317),晋陵郡由丹徒县城(今丹徒集镇)移治京口,京口始为郡治所在。隋开皇九年(589),改丹徒县为延陵县,县治移于京口。唐武德三年(620),延陵县更名为丹徒县,区境属丹徒县。宋代区境属丹徒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府为路,镇江路设录事司管理城内。明清仍属丹徒县。1928年,丹徒县更名为镇江县。1949年4月,析镇江县城郊置镇江市,改镇江县为丹徒县。1984年,以镇江古称改城区为京口区。1992年10月,镇江市区以古运河为界,河东为京口区,河西为润州区。1997年5月,丹徒县谏壁乡划归京口区,并入谏壁镇。1998年3月,成立“镇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代管增设的大港、丁卯2个街道。2001年,汝山乡并入丹徒镇。2005年,大港镇并入大港街道,象山乡、丹徒镇合并为象山镇,丹徒区丁岗、大路、姚桥3镇划归京口区。2011年7月,象山镇改街道,谏壁镇改街道。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