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台镇

名称

砲台镇

拼音

Pàotái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东省

所在城市

揭阳市

所在区县

榕城区

名称含义

砲台,原名为“铺前”,创于明朝。明天启三年(1622),为防御盗寇,设“铺前”西营把总一员,兵83名。清顺治十三年(1656)于铺前建砲台,以防御倭寇。后因“铺前”地势险要,水陆交通便利,逐渐发展成小集市,久而久之,“砲台”之称取代铺前,故名。

名称起源

1986年5月由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撤区建乡镇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通知》(粤发〔1986〕28号)批准成立。

名称历史

明清砲台旧制属桃山都,为县治九都之一,下辖今砲台、登岗。1916年,砲台为第二区。1949年砲台解放后称桃山地区。1951年原桃地区分3个区,砲台为十七区。1953年初,十七区(砲台)与十九区(登岗)合并,改名为砲台区。1957年,改区为乡;1958年砲台、登岗、地都三乡合并,成立砲台人民公社。1959年8月,析置登岗人民公社。1960年登岗人民公社并入砲台人民公社,仍称砲台人民公社。1961年,砲台、登岗、地都分为三个公社。1984年,将砲台公社改为砲台区。1986年设置砲台镇。1991年揭阳撤县设市,同时成立揭东县,砲台镇隶属揭东县。2012年底由于揭阳市行政区划调整,砲台镇由揭东县划入榕城区管辖,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