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湖

名称

昭阳湖

拼音

Zhāoyáng Hú

类别

湖泊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济宁市

所在区县

微山县

名称含义

昭阳湖初现于宋末元初,约完成于清康熙年间。嘉靖《徐州志》载昭阳湖在沛县八里。俗称刁阳湖。(山阳湖,因汉代地属山阳郡而得名;刁阳湖由刁阳里而得名,刁阳里在沛县东北,昭是刁的音转)。《齐乘》为元代益都人于钦所撰,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一年至至顺四年间(1284~1333年)。据此推断,昭阳湖的出现时间当早于《齐乘》的成书时间。根据民国《沛县志·行政区划图》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代《中书省南部》幅的标绘,当时的昭阳湖面积很小,周围不过五、七里,位置在今微山县赵庙乡驻地赵庙村北边,聂庄铺西边。明代初期发展到周围可十余里,溢水由金沟闸(在今江苏省沛县东南金沟村附近)入运(《山东通志》)。不久,又在昭阳湖东西两边各出现一个小昭阳湖。明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重开会通河,把昭阳、安山、南旺、马场四湖作为水柜,并在昭阳湖南口建石闸,东西2小湖南口各建板闸(成化时都改为石闸,弘治时重修)。随着蓄水济运,昭阳湖的面积逐渐扩大。

名称起源

民国《沛县志》引《齐乘》载:昭阳湖,亦称山阳湖。

名称历史

《明史·河渠·运河上》诸泉所汇为湖,其浸十五。南曰大小昭阳,大湖袤十八里,小湖杀三分之一,周八十余里。下游与薛水汇,改由金沟口入泗,北属滕,南属沛,南距沛县八里。嘉靖初年,泗水淤垫,官民船只可假道昭阳湖。不过水位并不稳定,春夏之交,常患浅涸。嘉靖五年(1526年),黄河决溢,越过泗水运道入昭阳湖。从此,黄河决入泗水的次数逐渐频繁。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七月,黄河大决曹、沛,将谷亭至徐州间200余里的运道淤为平陆,散漫湖坡南达徐州,浩淼无际。明隆庆元年(1567年)工部尚书朱衡主持开挖自南阳经满口过夏村,至留城的漕运新渠,此地高,(黄)河水不能及(漕运新渠碑碑文),由此可知,当时南阳至满口间(今独山湖与昭阳湖相接处)和夏村(夏镇)至留城间(今昭阳湖南部及微山湖北部),尚属(黄)河水不能及的高亢之地。但由于运道东移,南阳至留城段泗河运道废弃,昭阳湖失去堵截西来黄淤的屏障,黄泛逐步向东挤压,万历二十年至三十年(1592年~1602年)间,昭阳湖的南端便与塔具湖(夏镇西南8公里许)相连,北边与北距谷亭二十里的孟阳泊相汇了。清康熙年间,昭阳湖南端与微山湖连为一体,向北即将与南阳湖衔接。康熙三十年(1691年),鱼台县知县马得祯主持从南阳至店子修筑一条大堤,并建长桥,后称马公堤,或马公桥,以防止昭阳湖和南阳湖衔接起来,隔断南阳与外地的交通。这时,昭阳湖南起沛城东,北至南阳马公堤,周回一百八十余里,界滕、沛、鱼台三县境。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