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

名称

湘湖

拼音

Xiāng Hú

类别

湖泊

所在省份

浙江省

所在城市

杭州市

所在区县

萧山区

名称含义

21世纪以来,随着湘湖的开发,对湘湖的研究也掀起了一个不小的热潮。湘湖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湘湖——中国九个世纪的世事》《库域型水利社会研究——萧山湘湖水利集团的兴与衰》《萧山湘湖史》《湘湖史》《湘湖史话》等一大批著作相继问世;学术活动持续不断;研究队伍也不断扩大,研究者不仅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甚至国外的,湘湖成为美国、日本一些汉学家的研究对象。湘湖的湖名也成为有些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湘湖湖名一般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湘湖”之名出现的时间。湘湖曾因其历史地位,被记入明清国家一统志,历代浙江通志、绍兴府志和萧山县志。但这些志书均谓因湖景宛若潇湘,而取名“湘湖”,“湘湖”之名出现于杨时造湖之后,即北宋政和二年(1112)。现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蔡堂根在湘湖研究中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早在唐末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的《道教灵验记》之《萧山白鹤观石像老君验》中就出现“湘湖”之名;北宋诗人、学者刘敞在他的诗文集《公是集》之《得萧山书言吏民颇相信又言湘湖之竒及生子名湘戏作此诗》也同样出现“湘湖”之名。为此,他认为,“湘湖”之名出现于唐代,不过,它是西山脚下的一个小湖,并不是后来的大湘湖。北宋杨时建湖时,小湖成为其中一部分,故广而用“湘湖”命之。二是“湘湖”之名的由来。有的学者认为与“潇湘”意象相关,即在湘湖命名时,受“潇湘”意象的启发,把“萧山”“湘湖”与“潇湘”关联,把西山脚下的湖命名为“湘湖”。有的学者认为系源于“湘神”(湘妃、湘灵、湘君、湘夫人等)。从上,可以确定湘湖之名,在杨时未建湖前即已有之,后广而移之,但源于何?还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名称起源

根据调查走访,该地名自北宋熙宁年间开始自民间逐步形成并沿 用至今,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期间予以收录。

名称历史

代萧山就有三大湖,即临浦湖、渔浦和西城湖。前两湖至唐末完全淤塞湮废。西城湖也在唐代开始淤塞,至宋初完全湮废。时萧山人口急剧增加,三大湖的湮废特别是西城湖的湮废,给萧山的农田灌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萧山乡民多次呼吁恢复西城湖,最大的两次是:一次是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县民殷庆等奏请,要求废田筑湖,以保农田灌溉。神宗准其奏;第二次是大观年间(1107~1110),县民们再次请求恢复西城湖,以保萧山农田的水利需要。两次同样由于士绅意见不一、县令缺乏果断性而未曾实现。 北宋政和二年(1112),杨时任萧山县令,立即决定复湖。他“躬历其所”,亲自实地勘察地形,会集各方意见,迅速将乡民们的意见统一起来,并派任县尉的方从礼具体负责这一筑湖工程。经过一年七个月的奋战,终于在杨岐山至亭子头达糠金山,糠金山过小湖庙、岭头田至石岩,县城西石家湫至菊花山,各筑一条塘堤,共废田地37002亩,改作蓄水湖。压乌山、定山、椿墩山(又名荷山)、箬山(又名箬獭山)、木碗山、蛤蟆山、邋遢山秀立湖中。所废之田中既有官田、公田,也有私田。私田者,如“任长者,有湘湖田数百顷,称巨富。有术者相其一夜而贫,不信。县官请湖湘湖,灌萧山田,诏湖之,而长者之田一夜失,遂赤贫如术者言。”杨时还采用“均包湖米”的办法,即建湖所废农田原应缴纳的税粮1000石7升5合,平摊至受湘湖水利益处的146686亩农田上。每亩农田承担湖田税粮为7合5勺。这样这些农田需要在原缴纳税粮的基础上再多交1升5勺6杪。这一湘湖水利成本均摊的做法,一是使九乡农田受到湘湖水灌溉;二是补偿了一些民田和官田因变成湖面而造成的税粮损失,保证国家赋税不减少,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但随岁月的流逝,在杨时离开萧山的四十多年后,在水利灌溉问题上,受湘湖水灌溉的地区,在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矛盾变得非常突出,经常发生诉讼、械斗。为此,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县丞赵善济制定的《均水法》应时而生。此年,他以旱岁多讼,就集塘长定议,立为成规,曰为均水法,要义是“均”。但时间一长,老矛盾又重新产生,为此在距赵善济制订《均水法》近三十年后,即淳熙九年(1182)县令顾冲对此法进行了修订,并于淳熙十一年十月十二日订《湘湖均水约束记》。它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从九乡所处的距离远近、地势高低出发,适当削减8乡供水量,增加许贤乡的用水。同时刻石立碑,以示遵守。《约束记》规定于每年立秋前三日放水,白露后三日闭闸。

湘湖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