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遗址

名称

明长城遗址

拼音

Míngchángchéng Yízhǐ

类别

公园

所在省份

青海省

所在城市

西宁市

所在区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名称含义

意为明朝时期修建于大通境内的长城遗址。

名称起源

为重点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族卜儿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从内蒙古族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属对西宁卫的扰掠而建成的土墙,也是西宁卫城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故得名。

名称历史

清乾隆年间杨应琚纂修的《西宁府新志•舆图》中清楚地表明,西宁周边的明长城是围绕着明西宁卫城,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大通境内的明长城属北线一段。当时这样构筑,布局长城的用意是重点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儿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从内蒙古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属对明西宁卫的侵扰,是西宁卫城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西宁周边的明长城,后经过了隆庆元年、隆庆六年、万历元年、万历二年、万历二十四年,多次大规模对不同地段的修筑才初步完成西宁周边长城的全部军事防御工事。大通县境内的明长城是隆庆六年修筑的。在此期间,西宁周边经常受到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俺答汗部属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的威胁,“屡遭蹂践,不可胜计”。修筑长城的浩大工程定会受到战乱的影响,修筑的长城也时有损毁。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4年)西宁卫的军民齐心合力英勇作战取得了南川、西川两大战役的胜利。从此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落军事势力一厥不振,再也无力对西宁卫构成威胁。时任西宁兵备按察使的刘敏宽在(封祁连山铭)中就“甘山之捷”、“西川之捷”、“南川之捷”称赞道:“可谓一创百惩,一劳永逸者也,厥功茂哉”!万历二十四年刘敏宽和副将达云、同知龙膺、通判高第等人“遍历荒度,增筑广堑”,最终完成了西宁周边长城的修筑工程。长城不只是一道高大的墙体,它是由城墙、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组成,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仅以墙体分类为例,有墙体外观以土筑为主的土墙,以石砌为主的石墙,以砖砌为主的砖墙,还有利用险要地形经人为加工形成险阻的山险墙,以地势险要之处的山体、河流、沟壑等自然地物与墙体共同构成防御体系的山险,用木质栅栏修筑的木障墙,以墙体和壕沟为防御体组合的壕堑界壕等。经实地勘测,大通境内的明代长城墙体除没有砖墙、木障墙之外,其余几种都悉数存在。2006年考察定为明长城遗址。名称沿用至今。

明长城遗址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