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通顺河

拼音

Tōngshùn Hé

类别

河流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武汉市

所在区县

汉南区

名称含义

“通顺”取贯通顺畅之意;“河”指河流。

名称起源

传说大禹治水时移来大军山堵住了长江边那个巨大的洞口,让洪水哗啦啦地退去了,但是,长江与汉江结合的那个地方仍然是一片汪洋,许多滩涂把大水堵在那里不能下泄,必须疏通几条河道。于是大禹便派应龙去画河,谁知应龙却说自己这些年画了许多河道实在太累了无能为力,建议由他的部下沌龙去完成这个任务。沌龙是一条神功巨大的画河导流之龙,它的尾巴巨如铁铲,在地上一画就会出现一条大河。沌龙从长江边开始向前推进,慢慢地从汉阳南乡画到沔阳,几天就画通两百多里,大水就随着这条河道通畅顺利下泄,后来人们就叫这条河为通顺河。 以群众美好愿望命名。该河古名旗鼓堤河,是汉水支流芦洑河的一条分支。据清道光年间贡生胡祖翮《荆楚修疏记》考证:“按汉水,由芦洑分流排沙渡,自排沙渡溃,潜竟(天门)淹没,波及沔西北隅;顺治五年(1648年),沔协潜修排沙度;七年(1650年),竟沔又筑排沙渡,名旗鼓堤;康熙五年(1666年),分守荆西副使,议请浚旗鼓堤,以杀水势,允之,更名旗鼓堤为通顺河。”

名称历史

通顺河成河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清同治十年(1871年),芦洑河口杨林洲堵塞,通顺河遂与汉水隔绝,成为内河。1956年喻家台改道,废除原自喻家台经太阳脑、火老沟的弯曲故道。1959年建泽口闸,开渠引汉江水与通顺河相通,使汉江成为通顺河源头。通顺河流经潜江市、仙桃市和武汉市蔡甸区,至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沌口街办,经黄陵矶闸入长江。其潜江市境内河长17公里,仙桃市境内河长109.9公里,为该流域灌溉及排水骨干通道。通顺河流域流经武汉境内河长693公里,集水面积6155平方公里,主要流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和蔡甸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