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语叫“塔职”,意为内盛产柿子的地方,“塔城”是纳西语地名“塔职”的音译地名。

明天顺年间,蒋氏夫妇在此开店铺,得名蒋家铺,后兴集市,清初更名蒋家集,后简今名。

因地处市境东部滨海平原,故名。

明中期建村,名杨二庄,后与战垓、刁庄2村相连,并设集,改杨庄集。

“富山”取富在深山之意。

和孚镇历史上称袁家汇,传说此地袁氏家族比较兴旺,故称袁家汇。“袁家汇即湖趺,有市”,旧时又有“湖趺”之名,以境内湖趺漾、湖趺山而得名。后因方言同音,清末民初讹变为“和孚”,沿用至今。

万:数目,比喻很多。缘:因缘,缘分。

因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汴水),为沟通南北交通,在宿境建一桥梁,名为埇桥。1998年撤县级市设区,因今宿城大隅口处有埇桥关津,故名。

根据历史传说和地形特点命名。马渠有一道沟渠,古时经商人常贩马到此设立马店,故取名马渠。

成王时周公、召公以陕陌(今河南省陕州区西南)分治,召公所辖陕陌以西地称陕西,陕西名始此。

因境内小地名九井场得名。

岚,本意是山林中的雾气。岚山因气候特征而得名,镇沿用岚山乡名称命名。

清康熙年间,因场镇下面嘉陵江的对面西岸新场和土门场之间,行人过江来往不便,有一姓李的老人在此摆渡,便成渡口。当时的人们习惯称此地为李渡。后来在江边渐渐形成了定期市场,遂又被叫作李渡场。设立乡镇时以此命名,故名李渡镇。

北塬镇是文学之祖仓颉出生地,位于白水县最北部,故名北塬。

取“五谷丰登、家家富裕”之意。得名。

乌什,维吾尔语,含义三种:飞,顶端,头端

因位于县城南部,旧时农历属羊日在此赶集,故名。

传说有一商人到县城做买卖,因疲劳而在途中一棵树下乘凉作息,后来到此地聚集的人越来越多,逐步形成集市,因而此地便被取名树仔。

550 551 552 553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