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小渡船街道
拼音
Xiǎodùchuán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恩施市
名称含义
小,性状形容词,渡船这里指渡口,俗称。
名称起源
以行政区域与地名综合命名。清嘉庆年前,已设渡,名小渡口,又称长滩渡。民国间,惯称“小渡船”。
名称历史
"夏、商时,恩施属荆、梁二州。春秋时为巴国界。《后汉书·南蛮列传》载盐水女神战廪君事,廪君破女神迷阵,杀女神,夷城建都。依小渡船街道位置和地理情况,推断早于三千年前,已有人迹活动。 里甲制始于明,明制“城中为坊,近城为厢,乡村为里”。清雍正年前,恩施多称州、郡。明洪武年复称元时施州,后置施州卫。雍正六年,改卫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设施南府,恩施为附郭县。清嘉庆年修《县志》,查有二十几种版本,皆有种种不确。《府志》载编户三甲。《府志沿革》又载施州卫辖五里,只列三里,崇宁里专署东,市郭里专署南,都亭里专署西北,与现今疆里不合。 清《县志》载,推定望城坡属县丞分治,都亭里八甲。小渡船、旗峰、大龙潭、何功伟村属典史分列,市郭里一甲、二甲。 民国初年,袭里甲制,不久改为保甲制。1927年,始建区,下置联保,联保下置保甲。1929年,县下为区团制。1932年,缩区扩联保,仍不改区团制弊端。至1937年,废联保,改设乡镇。本辖治属北区。1940年,属龙凤乡公所。1941——1944年,撤区署,区建制消灭。乡镇制中,龙凤属甲种乡,旗峰为10保,方家为11保,飞机为12保。 1949年11月,数字区龙凤(二区)称人民政府,保改村人民政府。1953年,区称公所,旗峰村、飞机村建乡人民政府。1954年,旗峰、飞机成立农业合作社。1956年,旗峰、飞机乡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旗峰高级社辖五社,飞机高级社辖三社。1957年,数字区改地名区,旗峰属龙凤区公所,飞机属城关镇。 1958年,区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高级社为管理区,社为大队,大队辖生产队,又称小队,旗峰管理区属龙凤公社,飞机管理区属万宝人民公社,当年11月复称城关镇。飞机划到灯塔。1961年,公社改称区公所,管理区为公社,俗称小公社,旗峰属龙凤区公所,飞机属城关镇东方红。1966年,龙凤并入灯塔区,飞机公社与高桥公社合并为红旗公社,属灯塔区,城关镇成立八街。1968年,区公所改称革命委员会,所属都称革命委员会,大队名称不变。1975年,区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小公社称管理区,旗峰、红旗划归红庙公社。1976年,城关镇改为施南镇,由红庙红农大队五、六、七生产队,城关镇东方红大队一、二、三生产队组成飞机大队,属施南镇。1981年,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公社管理委员会,管理区相应变。1982年,小渡船街道办事处成立,辖飞机、书院、月亮岩、五峰山、窑湾、黄泥坝大队。1983年,大队改村,生产队改称组。 1984年,公社称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区改为乡,旗峰乡属红庙区。1992年,红庙区撤销,书院、月亮岩村划六角亭街道,五峰山、窑湾、黄泥坝村划舞阳街道,旗峰乡辖旗峰、方家、小村、陡坡、望城5村划小渡船街道。1996年,旗峰乡撤销。 2002年,小村合大村,陡坡与方家合,即何功伟村,旗峰与小村合,称大龙潭村。2003年,旗峰与原小村分,旗峰名不变,原小村袭大龙潭村。 2022年1月,小渡船街道社区管辖范围优化调整,新设立工农路社区。辖大观园、机场路、大桥路、民族路、旗峰、航空路、工农路7个社区,望城坡、大龙潭、何功伟3个村。
热门文章
二十二团
梁弄镇
双山街道
北峰镇
耿车镇
八里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