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梓潼县
拼音
Zǐtóng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绵阳市
所在区县
梓潼县
名称含义
《太平寰宇记》梓潼县:“以县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为名。”又说,以“梓树化童子”传说而名。《广博物志》卷四十载,梓潼原名尼陈山,为夏禹治水疏理河道而陈放泥土的地方,故名。夏禹欲造独木舟,知尼陈山有梓木,径一丈二寸,令匠者伐之,梓树不伏,化为童子,禹责而伐之,先民以梓树为童子所化,即改尼陈山为梓童山,因蛇水绕山,以水为表,故名梓潼。
名称起源
梓潼之名,一说以境内的梓林、潼水得名。一说因传说得名。
名称历史
春秋初期,梓潼为部落国。春秋后期,梓潼部落国为蜀国所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在梓潼置县,隶属蜀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在梓潼设广汉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分广汉郡地,在梓潼置梓潼郡,辖梓潼等7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在梓潼置潼州郡(又名潼川郡、东川郡),改梓潼县名为安寿县。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潼州郡,并将安寿县治迁于梓潼,大业三年(607),安寿县复名梓潼县,属普安郡。唐属剑州。南宋属隆庆府。元、明属剑州。清初属保宁府。雍正五年(1727)改属绵州。1914年属西川道。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经嘉陵江战役后,进军梓潼,在县境内设置梓潼、百顷、重华3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属川陕省苏维埃政府。1949年12月,梓潼解放,属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1950年3月,属川西行署区绵阳专区。1968年,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梓潼县属之。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建立地级绵阳市,梓潼县属绵阳市。
热门文章
皇图岭镇
江源镇
梓潼县
天全县
郭嘉镇
围子街道